Wise Centre

博士專欄

處理行為問題

  • 集思廣益
    • 常言道:『一人計短,二人計長。』與其他教師、學生輔導主任/教師、學校社工、家長、心理學家或其他專業人士商談有關問題,往往會令你有所啟發,也可能會幫助你訂立一個更好的計劃。
  • 發掘專長
    • 我們的注意力往往會放在學生的問題行為上,因而忽略了他們的專長、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才幹。隨之而來的,便是一連串的焦慮、忿怨和擔憂,甚至對問題的了解也有偏差,令介入工作更難順利進行。因此,老師應在問題行為開始妨礙教學時,嘗試透過發掘學生的專長、興趣、喜好和能力,例如記憶力強和拼字能力較佳,從中加以鼓勵,使學生能有更多正面的行為。
  • 鑑定問題
    • 透過對行為的描述來鑑定問題會較為清晰,對介入工作亦較有幫助。對行為的描述越具體和仔細,便越能準確地反映問題所在。
  • 培育「替代行為」
    • 對於處理自閉症學生的問題行為,可採用「替代行為」策略。「替代行為」是以正面的手法鼓勵自閉症學生作出其他行為,藉以代替有問題的行為,這種做法較直接阻止問題行為更為有效。先考慮自閉症學生的專長、興趣、能力和喜好,嘗試以他們喜好的事物作為獎勵,引導他們以適當的「替代行為」來表達自己。
  • 有意義的獎勵
    • 揀選出對學生最具影響力的事物,作為獎勵。獎勵如要奏效,必須讓學生明白箇中的意義,並知道所得的獎勵是可靠和可預計的。
  • 循序漸進
    • 自閉症學生的固執,往往令他們難於適應轉變。因此,要改變他們的行為,最好是循序漸進。例如,小明每逢集會時間都會尖叫,教師可以先嘗試找出小明尖叫的原因,例如禮堂的人數眾多而為小明帶來壓迫感。教師初時每逢集會時間可陪同小明在禮堂外遠處看書。過了一段日子之後,教師逐漸拉近學生與禮堂入口的距離,直到小明能安坐於禮堂內的邊緣

發佈留言